欢迎访问萍乡民革网站!
当前时间:
党员必读 / 民革历史

中山学校:民革步入社会的平台

作者:宋华铿

 


 


 


1982年,大约5月的一天,萍乡民革地下时期参加组织的贺殷威同志来到三田煤矿,就我要求参加民革一事与矿党委协商。在这之前,已于当年参加了民革的黎恩荣同志曾跟我谈过此事,并要我填写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联系人士表。我之所以愿意参加当时还不为人们所认识的民革,并没有什么太高的政治认识,只是觉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既然同意民革恢复并发展组织,肯定有它的必要性和无可置疑的合法性。况且,我在三田煤矿四工区已经不是个称职的开拓工人了——开拓区的计件工资方案(草)由我拿出初稿被通过后,我就已经挣不到基本工资了。鉴于此,时任矿长的刘新辉立马将我调到工会。并决定设立职工教育办公室,让我任专职教师。因为上级有一个关于1968年后初、高中毕业参加工作的工人一律要参加统考拿到市里统一制发的职工初中合格证,才能取得诸如转正、升级、加薪等的资格。我强烈地认识到,这是个明显带有因人设事的科室,让新工人拿到文化考核合格证,这个任务只是阶段性的,过后,我之于三田矿定属多余,参加民革调离三田矿,也许更能发挥我的作用。这便是我参加民革的初衷。


贺老走后,时任党委副书记的堂姐夫立即找到我,用非常严肃的口吻劝诫我千万别走这一步政治险棋,原因是文革期间还未吃足亏吗!我知道堂姐夫是非常关心我的,笑了笑,没有正面回应。但是,我心里已经下定了决心,直面将要来临的、各种层面的政治舆论给我的压力和挑战,牢牢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


1982年11月,民革萍乡市筹委会正式成立,我以正式党员的身份参加了会议。这年10月,我已被批准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党员。成立大会是在现李子园机关幼儿园、原人大办公楼二楼小会议室召开)。在会上,我针对筹委会提出民革如何走向社会的问题作了发言。首先我把三田矿办职工初中补习班的初衷、做法以及统考成绩合格率达到了95﹪以上,还受到省里有关部门的嘉奖等情况作了汇报后,提出办补习班的可行性建议。因为当时的筹委会5人小组中,有三人是教师出身,29个党员中也有多半是当过教师的,把办补习班作为民革走向社会正式亮相的切入点,大家都觉得既是当时民革构成的优势所在,又是急社会之所急的义举,而且,“文革”后,如果在萍乡办起由民主党派主办的第一所民办学校,它的社会效应应当是无可置疑的。


经筹委会研究决定,成立民革主办的中山业余学校,校长贺殷威,副校长黎恩荣,教务主任宋华铿,工作人员有宋华君、李笠农、欧阳悌、刘桂清等。校址设在四中(租赁教室,主要是晚间和星期日),教师有专职(主要以民革党员中退休教师为主)和兼职(聘请在职教师)两种。


1983年元月1日,我被正式从三田矿借调到民革市筹委会,除了还兼任三田矿的职工高中补习班的语文课外,其他时间都在民革市筹委会。基本上是忙着业校筹办事宜。我记得中山业余学校的第一张招生广告就是我把它贴到原百货公司外墙上的,当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招生广告是由李笠农手写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萍乡市筹备委员会18个刚劲而又隽秀的的大字异常醒目,我是站在自行车衣架上往墙上贴的。说实话,对于使用民革的全称,当时还有点担心,因此贴广告时的内心还是有点底气不足。广告刚一亮相,那18个醒目的通栏称谓立即引来了众多围观的群众。怎么,国民党?”“国民党又回来了?种种惊诧的议论和反诘弄得我有点不敢正视群众投来的目光,只是喃喃地解释:此国民党不是彼国民党,它后面有个革命委员会,知道宋庆龄吗?此时围观者中又发出了让我异常尴尬的声音:文革的革命委员会早就没有了!我无言以对,只好骑车悻悻地离开,把众多的问号留在了现场。


1983年4月12日晚,萍乡中山业余学校第一期文化补习班开学典礼在萍乡市最大的剧院——人民剧院隆重举行。主席台正上方是开学典礼四个大字 ,两旁自撰长幅对联写着:获培育杏花逢春雨  勤学习飞舟竞上游,在主席台上就坐的有时任市政协主席的郭孝友,中共市委统战部部长郝正修,市教育局局长李吉人,老干部、学生家长代表刘禄,市工商联主任王舜笙,市民盟负责人刘俞,市经委教育科科长曾兴保,以及民革市筹委萧卫信、贺殷威 、黎恩荣等。典礼由我主持。晚6点40分,我宣布典礼开始,全体起立,庄严的国歌声,欢悦的鞭炮声使会场洋溢着庄重、热烈的气氛。738名来自全市40多个企事业单位的学员以及他们的亲朋好友就这样认识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也从此在萍乡政治舞台上正式亮相。


1983年业校上半年的职工文化统考合格率达到88﹪。8月份,市教育局以(83)第66号文予以正式备案,明文规定凡在中山学校完成学业的初、高中在职职工,经教育局验证后可由该校发给政府承认学历的初、高中毕业证书。


1984年2月,中山学校又受权向全市发放初中文化补考合格证,故1984年的在校学生数创历史最高纪录,达到1216人。我本人被任命为副校长,还被评选为江西省1984年度优秀教师称号,也是民办学校中唯一人选,受到省人民政府表彰和奖励。


1988年8月,经市教育局批准,中山业余学校正式更名为萍乡市中山学校(〈88〉76号文),12月,经团市委批准,正式成立“共青团萍乡市中山学校总支委员会”。


1990年,萍乡市中山学校被评为民革系统全国先进学校,出席了在杭州召开的工作研讨会,校长贺殷威被评为先进个人,民革中央《团结报》予以了表彰。


萍乡市中山学校走过了17年历程,据不完全统计,共开办文化补习、成人高中、职业中专等200余班,结业、毕业人数近万人,国家承认学历的成人高中毕业生2463名,职业中专毕业生810名,有98名学员被录取到成人大专以上学校深造,市现任党政干部和许多民营企业家当中有许多人都有中山学校成人高中的学历。在萍乡中山学校学习的那段时日也成了他们一段难忘的经历。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