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萍乡民革网站!
当前时间:
参政议政 / 调查研究

挖掘民俗文化创建特色文化村繁荣农村基层文化

作者:童

挖掘民俗文化   创建特色文化村 


繁荣农村基层文化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在党的富民政策的影响下,农村面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农村经济不断得到发展,农民人均收入逐年得到提高,农网改造使千家万户用上与城市等价的电力,水泥公路通进了村、组,农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与之不相适应的是,广大农村的文化生活却日显滞后,农民文化生活单调贫乏,由于体制改革,乡镇财政困难导致农村文化投入不足等原因,农村文化工作陷入了一没文化工作队伍、二没文化活动场所、三没文化活动经费的困境,除偶尔有政府或其他部门组织的文艺下乡演出外,其它就是逢年过节农民自发组织的自娱自乐活动,这些活动参与人数少,活动时间短,根本满足不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劳动之余,除了看电视,更多的时间是搓麻将,搞赌博,这种现状与新时期农民文化多样性、健康健体性、农业科技化的需求很不协调,因此,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丰富、活跃农民的文化生活是当前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我市创建文明村镇,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要求。


在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的同时,我们又面临一些这样的问题,一是文化建设投入的困难,各级政府在文化经费上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二是各乡镇文化站由于种种原因大多已萎缩、瘫痪,如湘东区只剩两个镇的文化站在运转,芦溪县各乡镇文化站已基本解体,农村文化活动已失去了组织者和活动平台,现在要重新恢复起来有很大的困难,也越来越显得不是很必要;三是农村文化活动重心下移,越来越趋向以村、社区为单位,群众文化需求品位提高,热情高涨,人们自筹资金组织各式军鼓队、腰鼓队、秧歌队。如何缓解当前文化建设投入困难而又对群众的积极性加以正确的引导呢?我认为,以我省已启动民族民俗文化保护工程为契机,充分挖掘本地传统文化,如名人文化、民俗文化、民间艺术、传统体育活动、人文景观、生活习俗等,盘活民俗文化资源,立足特色文化基础,把传统文化、特色文化与现代科技文化结合起来,在全市创建文明村镇的过程中,创建特色文化村,是当前和今后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新的有效途径。


我市有着丰富多彩、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民俗文化。如独特的指掌画、铜管乐、采茶戏、傩舞、灯彩表演、剪纸、龙舟赛、民间传说、古代的民居、名人故居等。其中芦溪县就有众多享誉全国的社会文化,有着中国花木之乡、农民画之乡、灯彩之乡、农村铜管乐之乡的美誉。其它各县区也都有着独具特色的社会文化。这些都是我市珍贵的文化遗产和资源,对这些资源的发掘和整理,我们已具备相当深厚的基础,市政协文史委和各县区政协文史委及文化馆多年就在抢救、挖掘、整理,并取得了许多成果。我市还有一批专门研究民俗文化的专家,他们手里也掌握着丰富的资料和研究成果。首先,由文化、文艺工作者将各地特色文化整理好素材、采编成节目,在各县区范围内科学安排文化网点布局;第二,在当前全市73个创建文明村镇试点村中,组织、扶助、指导农民排练,激发他们的创作积极性,突出本村特色,帮助向外推介;第三,走与当地企业联姻的道路,以企业的名字冠名,争取企业的赞助,来解决经费困难,逐步走向市场。这样,全市广大农村文化就可能呈现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繁荣景象。


在芦溪县芦溪镇的高楼村农民铜管乐队伍健全,演奏水平较高;古城村的缩龙历史悠久,远近闻名;洋田村的男女龙舟队屡获佳绩;宣风镇盘田村的农民画使芦溪县获得农村“绘画之乡”美誉;南坑镇东湘村的傩舞舞出了芦溪,武功山下各村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武功传奇故事,长丰乡宗里村是王鹿水将军的故乡,将军给家乡留下了丰富的精神文化,万龙山乡的巨型灵芝已闻名海内外,我们把他们可分别创建为“农民铜管乐村”、“缩龙村”、龙舟村”、“绘画村”、“傩舞村”、“武功文化村”、“将军文化村”、“灵芝村”等。上栗县,可创建赤山石观泉的“傩文化村”,彭高镇农民藏书家刘炳继家乡可打造成“图书村”、张国焘家乡可推出这一特殊的历史人物,此外还有“杨歧文化村”、编炮、焰花文化村,莲花县的明清民居、红色文化等。在其它县区,还可发展采茶戏村、狮灯村、春锣村、花鼓戏村、唢呐村等,突出特色,形成一村一品,避免各地一哄而起,到处都办秧歌队、军鼓队的局面。


发掘民俗文化,创建特色文化村,对繁荣农村文化、创建文明村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它有利于用特色文化塑造村庄形象。树立良好的村庄形象,可以激发村民更加热爱家乡、建设家乡、增强归属感和发展后劲;对外可提高影响力和吸引力。尤其是把武功山下的民俗文化通过挖掘整合,打造成独特的“武功文化”,可大大深化武功山风景区的文化底蕴,提高其人文价值,从而进一步促进武功山的开发。第二,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农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提高要靠教育,更要靠实践。建设特色文化村,可引导农民挖掘、保护和利用本村的文化资源,带动村庄改造,建设文化阵地,在村民身边开展健康、清新又为群众喜闻乐见的特色文化活动,寓教于乐,促进党的政策、先进文化、优良道德、积极上进观念、健康习惯等进村入户,使人们更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促进社会矛盾的化解,净化社会风气,实现农村社会的稳定。第三,有利于加强党对农村基层工作的领导,尊重农村的文化习俗,尊重农民的精神追求,是加强党对农村基层工作领导的重要内容之一。文化个性也就是文化特色,是文化的时代和区域性相结合的产物,是特色文化的表现。有个性的文化,就成为这些区域产生号召力和凝聚力的源泉。建设特色文化村,挖掘、弘扬传统文化资源,就是尊重农村的特色文化,尊重民风民俗,从而使党的思想政治领导获得有效的工作载体。第四,建设特色文化村,有利于促进农村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建设特色文化村所需的文化资源,如名人文化、民俗文化、民间艺术、人文景观、生活习俗等,挖掘和甄别这些传统文化资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弘扬,村民能足不出村就能得到先进文化的熏陶,让他们在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家喻户晓,喜闻乐见。第五,创建特色文化村,可以为地方文化创品牌搭建平台,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通过特色文化的演出、展出,可以为农民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如芦溪镇古城村的缩龙表演,在各种庆典和节日应邀表演,都能获得一定的报酬,上栗县赤山石观泉的傩舞表演走进了深圳等地的文艺演出市场。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