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萍乡民革网站!
当前时间:
参政议政 / 调查研究

2004社会调研之五:没有健康就没有康

作者:民革萍乡市委会


有 健 康 就 没 有 小 康
——对发展我市农村体育事业的几点建议



    民革萍乡市委会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农村体育工作作为促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有效手段和重要载体,对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此,我们对我市农村体育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我们的感受是:农村需要体育,农村呼唤体育。
    一、农村体育现状不容乐观
我市农村体育工作的现状可以用“有所发展仍显不足”来形容。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体育行政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农村体育工作有了不错的发展势头,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村体育健身设施逐年增加,较“八五”期间翻了近一番,我市现有田径场73个、水泥地面篮球场268个、40平方米以上的活动室108个,其他场地104个;二是农村体育组织网络逐渐形成,现有各级农民体育协会34个,乡(镇)、村老年体协160个,单项体育协会12个,体育指导站40个,体育健身点79个,青少年体育俱乐部3个;三是农村体育活动更加丰富多彩,相当部分村每年能组织1—2次,经济较好的村3—4次体育活动,不少村都组建了自己的腰鼓队、秧歌队、军鼓队、门球队等,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但相对城市体育事业的发展,我市农村体育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首先是在思想意识上,对农村体育的认识还不足。部分领导,尤其是乡(镇)的基层领导对农村体育缺乏足够的认识,只注重经济发展,很少顾及农民的身体健康。而广大农民对于参与体育运动在认识上也存在误区,把自身从事的劳作活动等同于体育活动,认为“自己天天劳动,没有必要参加其它的体育活动”,再加上相当部分青壮年农民或因为外出打工,或因为生产、生活压力,无暇参与体育活动,使农村体育工作常常被沦为“被遗忘的角落”。
    其次,农村体育管理机构薄弱,骨干严重缺乏。目前我市农村乡(镇)基本上没有配备文体专干,只有少数乡镇有领导分管体育工作,这种状况既影响了上下联系,又制约了农村体育工作的发展。另一方面,农村体育骨干,尤其是经过正规培训的体育骨干严重缺乏,这也极大地制约了农村体育的发展。
    第三,农村体育经费短缺,场地设施很不完善。目前,经费匮乏已成为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瓶颈,我市乡(镇)级财政多数没有将体育事业经费和体育活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体育活动开展缺乏基本的经费保障。另外,各地投入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经费也非常有限,导致农村体育基础设施相当滞后,当前农村体育场地和设施基本集中在乡(镇)机关、学校和少数企业,公共体育设施几乎是空白。而学校体育场地平时通常都不对外开放,仅限于学校自用,机关的篮球场、乒乓球台、棋牌室等,也仅限于职工及家属使用,绝大多数都不对外开放。由此可见,真正可供农民群众使用的体育场地少之又少。
     二、发展我市农村体育事业的几点建议
     没有健康就没有小康,这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群众形成的共识。在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的同时,农民群众更迫切地需要健康有益的体育活动,为此,我们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领导、提高对发展农村体育事业的认识
     发展农村群众体育事业是各级政府的基本职责。乡(镇)政府应把体育事业纳入乡(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乡(镇)政府班子中要有专人分管体育工作。为促使乡镇政府重视农村体育工作,县(区)政府应确定乡(镇)体育发展目标,将体育工作纳入三个文明建设目标考核内容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纳入乡(镇)主管领导政绩考核内容。
     2、多渠道筹措资金,为农村体育提供经费保障
在资金投入上,一是县级财政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适应增加农村体育经费的投入,加强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开展体育运动提供必要的条件;二是乡(镇)政府要将每年的农村体育事业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逐年有所增加;三是要拓宽经费筹措渠道,各地可因地制宜出台一些优惠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私营企业主积极参与公共体育设施的投资和建设;四是建议将体育彩票公益基金按一定比例用于农村体育事业,把全民健身的重点放在农村,帮助农村改善体育场地和设施。
    3、健全组织机构,加强队伍建设
    由于农村存在设施落后、居住分散以及时间难以协调统一等困难,如果缺乏组织,体育活动将很难开展。因此,在农村乡镇建立体育组织机构尤为重要。首先,各县(区)要成立体育总会,履行统筹社会体育的职能;乡(镇)政府成立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农民体协、老年体协等体育组织,由乡镇主要负责同志参与领导;在村一级要成立老年人体协组织,以老年人体协为龙头,带动中、青、少体育活动的开展。其次,要加强农村体育工作队伍建设,培养一批社会体育指导员,要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众团体和农民体协的作用,针对农村的地域差异,农民群众作息时间不一、喜好有别的特点,利用农闲时间开设培训班,为农村培养体育骨干,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体育工作者的素质,并通过他们带动群众参加体育锻炼和体育活动,从而逐步扩大体育人口。
    4、抓住关键,各方联动,共同促进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
    一要强化农村学校体育。农村学校不仅占农村体育人口的很大比重,而且是农村群众学习和体育锻炼的  最重要的场所,为此,加强农村体育工作,必须强化农村学校体育,加强农村中小学体育场地和设施建设,配备足够的、专业的体育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担负起农村体育指导员的作用。二要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村基层文体专业户。这种由农村居民自发兴起的由个人出资兴办体育事业的模式,在农村体育场地匮乏的今天,也是一种吸引群众锻炼娱乐,推动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一种好的形式,对他们乡镇、村委会都要积极引导和扶持。三是要发挥职能优势,加强业务指导。体育行政部门对农村体育具有业务指导职责。因此,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要充分发挥技术和职能特点,加强业务指导,通过组织竞赛来推动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利用节日(如元旦、春节、三·八、五·四、端午、十·一、中秋等)、墟日开展武术、舞龙、舞狮、龙舟、拔河、棋类、健身气功新功法等农民群众易接受、参与程度高的体育活动,促进农村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2005年是《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发十周年,我们深信,在我市各级政府和体育行政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农村体育事业必将迎来一个更加美好的春天!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