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萍乡民革网站!
当前时间:
文化纵横

狂飙为我从天落——记抗日战争中的姚纯

作者:甘仲国

  


姚纯,字兼一,号汝阜,清光绪19年(公元1894年)出生于萍乡后埠里桐车岭。祖上世代务农,姚纯先后在南京、武昌、保定等军事学校学习文化、军事知识。1916年从保定军官学校第三期步科毕业后,到江苏陆军巡辑队任排长。后经族兄引荐,南下广东,任革命军重炮队连长,参加讨伐桂系军阀陆荣廷、广东军阀陈炯明诸战役,以战功升任赣军第一混成旅二团二营营长。在北伐战争时转战赣、闽、苏、沪等省,屡建奇功。在中原大战时,与孙传芳部激战数日,最后以少胜多,将孙传芳部打得大败。不久升任14旅旅长,第五师副师长,96师师长。


主动请缨


在转战大江南北的征尘中,姚将军总是冒着隆隆的炮火,亲临前线指挥作战。有时战斗一打就是连续几天几夜。由于休息不好,又经常在漫天的烟雾中过日子,将军面黄肌瘦,且经常咳嗽。上峰得知情况后,命令他放下手头工作,到上海检查。一检查,发现将军患了肺病。军委会知道情况后,命令他到庐山休养。正当姚将军身体慢慢康复之时,抗日战争暴发了。姚将军那颗滚烫的心再也不能平静了。他几次上书军委会,要求上前线杀敌。见姚纯请战心切,军委会升任他为36军中将军长,兼渝南警备司令,负责川江三峡防务和拱卫陪都重庆的重任。1938年春,武汉会战拉开序幕。姚将军得知前线吃紧,先后派赵锡光、盛逢尧分别分率167师、新23师参加武汉会战。


1939年冬,日军21军安滕吉利部队偷袭钦州湾成功,10余万日军即分兵三路向北进犯,企图占领南宁、昆仑关等战略在地,切断从南宁至越南的“桂越国际交通线”。 当时这条国际交通线承担着运输中国抗战物资85%的重要任务,可以称为“中国抗战生命线”。中国军队必须保护这条生命线。于是桂南会战拉开序幕。国民政府任命白崇禧为桂南会战总指挥。白崇禧指挥广西地方部队节节抵抗,可是抵抗不住,节节败退。


如果南宁和昆仑关失守,将对中国抗战构成极大威胁。重庆国民政府立即调蔡廷锴的第26集团军、叶肇的第37集团军、邓光龙的第35集团军、徐庭瑶的38集团军和装备精良的中央军第五军等部队,加上广西地方部队共计20余万兵力与日军决战。这一仗就是中国抗日战争中著名的“桂南会战”。而争夺昆仑关,则是整个会战中的最为关键的战役。


姚纯的36军当时属38集团军,他于11月中旬接到开赴广西参加桂南会战的命令,立即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布置全军开赴抗日前线事谊。他慷慨激昂,说:“弟兄们,日本鬼子侵占我河山,屠杀我同胞,掠夺我资源,实在是我炎黄子孙不共戴天的仇敌。今天我们奉命出征,一定要替父老乡亲兄弟姐妹报仇雪恨,与日寇血战到底。”众将官纷纷高喊:“给父老乡亲报仇雪恨!将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姚将军见大家斗志昂扬,很是满意,吩咐副官:“拿纸笔来!”副官立即端出纸笔墨砚,摆在会议桌上。姚将军提起笔来,在纸上龙飞凤舞,写下“还我河山!”“抗战到底!”“精忠报国”三张条副。副官立即叫人装裱起来,制成三面旗帜,分发到三位师长手中。第二天,部队开拔时,队伍中除了青天白日满地红的国旗之外,增加了三面激励斗志的旗帜。隆隆行进的军车上也贴上了“还我河山”“抗战到底”“精忠报国”等大标语,成为部队行军的一道亮丽风景。


            激战昆仑



当时的36军机械化程度不高,部队行军主要靠两条腿。当他们还在崎岖的山路上奔走时,日军的一个师团和一个旅团共3万余人沿邕钦公路北上,于11月24日攻占了南宁和昆仑关。


消息传来,更是群情激愤。部队加快了行军速度。战士们恨不得两条腿变成两条翅膀,早日飞到前线与日寇决战。但关山重重,将士们紧赶慢赶,还是发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赶到南宁以西的山地里,等待进攻命令。


与36军一同赶赴广西前线的第五军,则是中央军中机械化程度最高、战斗力最强的部队。全军包括荣誉1师、新编22师、军直属装甲团、骑兵团、炮兵团等装备精良的部队。他们行军速度快,比36军早几天到达了指定位置。攻克昆仑关的主攻任务就落在第五军头上。第五军将士也不负众望,从12月17日晚上8时开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昆仑关发起了全线进攻。战斗异常惨烈。有时中国军队晚上突袭进去占领了昆仑关部分关隘,但白天日军又反攻过来,把关隘又抢夺回去。这样拉锯的结果是,成千上万的中国军人和日本鬼子倒在了昆仑关内外的山坡上和沟壑之中。到12月31日,即1939年的最后一天,中国军队以牺牲2万多人的惨重代价,歼灭了昆仑关8千多守敌,夺回了昆仑关。


第五军虽取得了夺取昆仑关的重大胜利,但牺牲惨重,必须休整。于是第36军顶了上去,担当了昆仑关正面防守任务。左右两翼分别由叶肇的第66军和甘丽初的第6军防守。


日军大本营陆军部得知昆仑关被中国军队夺回之后,非常震惊。综合双方争夺昆仑关的战况,他们说:“……中国军队攻势规模之大、斗志之旺盛、行动之积极顽强,均属罕见。”但他们不甘心失败。他们一方面命令开往龙州、镇南关方向的日军迅速返回,加强南宁守备力量;一方面向大本营要求向南宁增派兵力,以便夺回昆仑关。广州的第21军司令长官安滕吉利立即命令十八师团的三个旅团分期分批乘飞机赶赴南宁。同时大本营增派200架飞机,以加强进攻力量。趁中国军队的后续部队尚未完全到达指定位置之时,日军突然向昆仑关发动猛攻。他们出动100多架飞机,对据守昆仑关的36军及其附近的中国守军进行连续轰炸。炸弹铺天盖地而来,一柱柱浓烟冲天而起,弹片、石块混和着泥土倾盆而下。各种不同口经的大炮发出惊天动地的巨响,对昆仑关前的阵地进行地毯式轰炸。烟雾还未散去,一群群鬼子在轻重机枪的掩饰下,嚎叫着向阵地发起冲锋。


在这异常惊险的情况之下,姚纯临危不惧。他冒着漫天的浓烟和如蝗的子弹,在战壕里来回奔走,指挥部队与日寇反复争夺昆仑关前的每一个阵地、每一条沟壑。将士们见军长亲临前线,精神大振。他们高喊着“杀敌的报国”“抗战到底”的口号,端着枪吼叫着冲向前去,与日本鬼子拼杀在一起。不一会,36军将士将冲上来的日本鬼子歼灭在阵地上。阵地暂时保住了,但山坡上、沟壑里躺满了中日两国军人的尸体。真是“一寸山河一寸血”。


日军见36军防守严密,一时难已攻破,便改变战略部署,留下一部分军队佯攻昆仑关正面36军阵地,主力部队突然向左右两翼的叶肇第66军和甘丽初的第6军发动进攻。在日军强大的陆空联合攻击之下,左翼防线被突破。日军立即向昆仑关的后山迂回运动。


与此同时,日军的另一支部队在空军的配合之下,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必,一个星期之内连续攻占了昆仑关西边的武鸣县和昆仑关北面的宾阳县等诸多重要战略要塞,切断了昆仑关守军的后路。36军陷入被围歼的险境。


作战参谋拿着这些不祥的电报来到战壕掩体中找到姚军长,说:“军座,军情危急!”姚纯接过电报一看,猛地将电报抛向空中,昂首向天,大呼:“天不佑我!”突然口中喷出一口鲜血,高大的身躯摇晃起来。参谋连忙将军长扶住,说:“咱们是不是暂时撤出昆仑?”姚将军挣脱参谋的手,双眼像要喷血,怒视着参谋,说:“国家养兵千日,用在一时。现在正是我们为国尽忠的时候。谁敢言撤,我立即枪毙谁。”在场的所有官兵,都被将军的凛然正气所感动,大家振臂高呼:“誓与昆仑关共存亡!”“与日寇血战到底!”


姚纯见部属坚守阵地的决心很大,很是欣慰。他点了头,说:“咱们重新调整部署,军部所有直属人员编成战斗单位,给我到前线阵地上去打鬼子。各位师长注意,请你们立即将减员较大的战斗单元编成新的战斗单元,放到最险要的阵地上去。一句话,人在阵地在!丢了阵地,提头来见!”各位部属将领立正敬礼,口中高呼“人在阵地在!”“誓与阵地共存亡!”将士们离开掩体后,阵地上立即响起了漫天的喊杀声。一场更加惨烈士的拼杀又开始了……


这时,38集团军司令部内争论不休。有主张坚守昆仑关的,也有主张暂时撤出昆仑关的。大家谁也说服不了谁,都把眼光投向集团军司令长官徐庭瑶。徐庭瑶清楚地知道,再不下命撤退,36军就会全军覆灭。用电话向白崇禧请示之后,他向36军下达了撤出昆仑关的指令。


当36军战地参谋接到撤退命令时,他不敢直接交给姚将军。参谋长郭肃接了过来,亲自跑到战火纷飞的前线掩体中,将撤军命令交到姚纯手中。姚将军接过来看了一眼,便激烈咳嗽起来,脸上呈现出非常痛苦的神色。他沉思了一下,又交还给郭参谋长,无可奈何说:“你组织撤退吧!”郭参谋长说:“请军座放心,我这就去办。”他吩咐参谋们快搀扶军长下山,自己拿起电话,一一向有关战斗单位下达了撤退的命令。这时的昆仑山到处都是冲天的炮火;到处都是滚滚浓雾,到处都是战士们的尸体,真是惨不忍睹。姚将军咳嗽连声,泪流满面,一步一回头,由参谋们搀扶着,离开了坚守20多天的阵地。这一天是1940年2月3日,是姚将军心中永远的痛。



忍辱负重


姚将军带领36军从包围昆仑关的重重敌军之中杀开一条血路,一路向北突围。好不容易到达上林县境内。这时集团军司令部传来就地休整的命令。姚纯命令部队停止下来,在茂密的山林中寻找隐蔽处扎下营寨。


昆仑关得而复失,蒋介石非常不满。他一方面派出陈诚、李济琛到桂林前线协助白崇禧指挥作战,一方面增派部队驰援桂南会战。但是战绩仍然不佳。2月21日,在张治中将军陪同下,蒋介石飞抵柳州。2月22日便亲自主持召开师以上军官会议,总结前一阶段战况,部署重新夺取昆仑关的战斗。姚纯奉命参加会议。听完各集团军司令汇报后,蒋介石阴沉着脸说:“桂南会战,先胜后败。崇禧等实有负国人厚望。”


白崇禧心里一沉,低下了头。蒋介石扫了白崇禧一眼,从侍从手中接过一张纸来,宣读军委会对桂南会战有关责任人的处罚:“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督率部队不力,给予降级处分,由陆军一级上将降为二级上将;政治部长陈诚指导无方,由陆军一级上将降为二级上将……”


见蒋介石怒气冲冲在处置将领,下面几十位将官颤颤惊惊,大气也不敢出。读完对这两人的处罚意见之后,他突然歪着头问第37集团军司令叶肇:“叶总司令,日军反攻昆仑关时你在哪里?”


叶肇那时在昆仑关以南的高田村祠堂里打牌。接到白崇禧要他亲自去坚守昆仑关左翼阵地时,他迟迟不动,延误了战机。现在听蒋介石点他的名,吓得魂不附体,结结巴巴地说:“那天……我……我拉肚子,找不到……军医开药。”


蒋介石猛地一击桌子,吼叫道:“我给你开药。”接着宣读起处分来:“查第37集团军总司令叶肇,临危不进,贪生怕死,不顾大局,罪大恶极,交付军法审判。”说罢手一挥,:“来人,逮捕他。”


两个全副武装的宪兵冲进会议室,将叶肇架了出去。


接着,蒋介石又宣读了对其他八位军长的撤职处分。当时国军内部派系林立,有人想趁机搞垮姚纯,说他擅自撤军,至使昆仑关失守。所以姚纯也在撤职查办之列。蒋介石本知道36军在据守昆仑关时打得顽强、打得艰苦,军队损失惨重。但对于擅自撤军很是恼怒,决定撤销36军编制。于是姚纯的军长职务也自动撤销。


当时知道内情的同事们对此愤愤不平,对姚纯说:“你为什么不分辩?”姚纯一边咳嗽,一边说:“败军之将有什么脸面分辩求情?我只恨当时为什么没能击败鬼子。能如是,则战死在昆仑关前又何防?在国家生死存亡之秋,个人的进退算得了什么?”说罢又激烈地咳嗽起来。同僚们见姚纯将个人的荣誉得失置之度外,重病之中念念不忘的仍是国家的生死存亡,不禁肃然起敬。


姚纯不去分辩,36军的其他将领却不能不去分辩。郭参谋长拿出那天的撤退令交到蒋介石的侍从手中,恳请他向委员长禀明36军的冤情。蒋介石知道情况后,对姚纯识大体顾大局忍辱负重不当面顶撞领袖的态度很是识赏,不入就恢复了姚纯的中将军长职务,并要他回重庆养病。


姚纯回到重庆后住进了医院。医院立即对将军进行全面体检。不查不要紧,一查才知道将军患的是肺气肿。


这天上午,姚夫人给姚纯喂完药后,正巧主治大夫来查病房。姚夫人问主治大夫:“我家兼一这病什么时候才会好呢?”


主治大夫见姚将军睡着了,便轻轻地说:“夫人要有思想准备。因为在长期的患病过程中,将军这种病缺乏科学的护理和治疗,所以现在已经出现并发症,导致病情越来越严重,越来越难治了。”夫人痛哭起来:“我家兼一死心眼,心里只想着如何杀鬼子,什么时候会想自己?现在弄成这个样子,可如何是好?”说罢又哭起来。


姚纯从昏迷之中醒了过来,听见妻子在哭,喝道:“人生在世,哪个不会死?有什么好哭的?”姚夫人见丈夫发火,便不敢做声。


守在病床前的副官见军长醒了,便向外喊:“军长醒了,大家进来吧。”于是郭参谋长、副军长和几个师长一同走了进来,在病床前向姚将军问安。姚纯说:“大家不在战场上杀鬼子,跑到我这儿来做什么?”郭参谋长说:“请军座放心,桂南会战已经结束,昆山关又回到我军手中。”姚纯听说国军又夺回了昆仑关,苍白的脸上露出少有的笑意。想了想之后,他说:“现在鬼子又回到原来的防地,与我军相持着吧?”参谋长说:“是啊,现在敌我双方进入相持状况。”姚纯长叹一声,说:“我这病什么时候才能痊愈,和诸君一道重返战场杀鬼子呢?”各位将领们见姚军长又讲到抗日救亡的事上来了,便纷纷劝他:“军座请安心养病。打鬼子的事就交给我们。”姚纯说:“那就拜托各位替我多杀几个鬼子。”


各位将领走后,姚纯又激烈咳嗽起来。一咳嗽就喘不上气来,导致脸色青紫,手脚经孪。医生赶来注射药物,才让他昏睡过去。医生对姚夫人说:“将军日子不多了,请准备后事吧。”姚夫人一听,又流下泪来。连忙打电话将几个子女叫了过来。在重庆的原36军将领们闻讯后也来到姚将军病床前守护。


1940年5月4日下午,天阴沉沉的。高烧不退的姚纯突然红光满面,翻身坐了起来。见床前站着诸多战友,便询问起抗日救亡近况。听说我军打了胜仗,便开心大笑;听说我军在某地又吃了败仗,便激愤起来,说:“我辈要英勇杀敌、抗战到底……”突然,一口鲜血喷了出来,接着吐血不止。这位骋冲疆场、骁勇善战的抗日将领怀着精忠报国却出师未捷的满腔悲愤之情,含恨离开了那个动荡不安、多灾多难的祖国和他执爱的亲人,那年他才46岁。这真是:壮志未酬身先死,狂飙为我从天落。


重庆国民政府得知姚将军病逝,拨款在重庆举行公祭。蒋介石派出侍从室主任陈方、竺方明前来吊唁。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亲自送来挽联:


英名垂青史、


楚地寄哀思。


当时重庆各大报纸纷纷撰文报导姚纯逝世消息。文章的标题是:“36军中将军长姚纯抗战积劳成疾,以身殉国。”


当姚将军的灵柩运回萍乡安葬时,萍乡万人空巷,前往迎接将军灵柩。江西省政府在萍举行万人公祭活动,隆重安葬将军遗体。改革开放后,姚纯为抗日而殉职的历史事实逐步得到社会公认。现在,萍乡市已将姚将军作为重要历史氏名人而载入史册。姚将军英灵有知,可以眠目了。


 


上一篇:
下一篇: